暗紡詞
, O! M! }/ X4 f$ P; r9 X+ E. j7 r
明·沈周 . a0 Q- |" s3 h5 P8 S# X% h
貧家紡婦夜紡紗,無油點火暗搖車。 紡多手熟不勞力,眼雖不見手明白。 車搖搖兮夜迢迢,今夜不作無明朝。 來圖織布且換米,早粥在鍋渾舍喜。 富家燒蠟滿堂紅,彈絲調竹喧春風。 紡車嘈嘈只隔壁,苦樂兩聲何不同。 ! n9 @# Y: L' k* E# M6 w
9 E: J$ @9 x+ g/ c
# k0 Q* ]8 M) z/ R5 v作者簡介' i0 h3 K2 \6 s. s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V( y$ b: W: d8 Q
# w/ B E4 R+ P/ ]2 w2 X
【感悟】
5 u, }' K% {6 l$ |4 W漫漫長夜,離不開燈的照明,以前沒有亮如白晝的電燈,每到夜晚只有昏暗的煤油燈為伴,更久之前應該是桐油燈或菜籽油燈等吧。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國內的紡織品應該還是短缺的。特別是農村,一家人的衣物鋪蓋好多是母親親手紡紗織布制作的?,F在至少年齡在四五十歲以上的人,才能回憶起晚上母親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嗡嗡紡紗的剪影。也許,家境更為拮據的,連煤油燈或桐油燈也點不起,只有摸黑紡紗。由于長時間勞作,手熟的緣故,趁著夜色,這種家務活還是能應付的。女人手工打毛衣或掐草辮,手熟時不用看,也是同樣的道理。
6 e! e6 o& d/ {. g K; k
【注釋】 貧困家庭的婦女在夜間紡紗,由于連油燈都點不起,只好憑借手熟趁著夜色紡紗。因為手熟的緣故,紡紗的動作已固化,雖然眼看不見,但手的動作是到位的(注:信手拈來的成語也許來源于此吧)。夜已深,還得手搖紡車嗡嗡紡紗。如果今天晚上不勞作,明天生計如何辦?只有紡紗織布才能換米,明天早上才能有米下鍋、全家高興。隔壁鄰居燭火通明,絲竹樂聲如浴春風。隔壁卻是手搖著紡車嘈嘈作響,兩邊苦樂為什么不同呢?
* s1 `/ ?4 J7 n- g8 F4 ^
- |: b9 h; @/ b6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