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裾素紗褝衣和直裾素紗褝衣 7 ]- D9 v* r/ ]$ k4 w* Q6 }8 y# m
在馬王堆一號漢墓槨室西邊箱出土的一件竹箱內隨葬了轪侯夫人辛追生前所喜愛的時裝,其中2件薄如蟬翼、輕若煙霧的素紗褝衣特別引人注目。 一、曲裾素紗褝衣 曲裾素紗褝衣,西漢早期,衣長160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7厘米、腰寬48厘米,衣重48克,1972年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4 H/ J5 p6 b; b3 T; w w
曲裾素紗褝衣 ' G, W7 Z: P- S" g# e1 x5 A
曲裾素紗褝衣衣領相交,曲裾(三角形衣襟)由左向右掩,衣服較長,款式類似當時流行的上下衣裳相連的深衣。多數學者認為貴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華麗外衣紋飾,因此在衣袍外罩褝衣,這樣既可增添其華麗,又可使花紋不太明顯而產生朦朧美感。也有人認為其當時作為內衣穿著,是一種性感內衣。其衣料為輕薄的沒有染色的平紋方孔絲織物素紗,經測算,其用紗料約2.6平方米,如果除去較厚重的用作衣領、衣袖、衣襟緣邊的絹,其重量只有20多克,每平方米衣料重僅12-13克。紗是我國古代絲綢最早的品種之一,因為是單經單緯交織而成,所以織物充滿了孔眼,顯得非常輕薄,古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如無”,漢代的啟蒙讀物《急就篇》中曾把輕薄的絲綢比做飛蟬的翅膀。其蠶絲的纖度極細,單根絲為10.5至11.3旦。連現代機械繅出的最精細的蠶絲也很難達到這樣微細的纖度。 研究人員曾試圖復制素紗褝衣,因蠶絲纖度沒有那么勻細,其重量達不到要求,可見當時養蠶繅絲紡織技術的高超。 湖南省博物館曾委托一研究所復制這件總重49克的直裾素紗襌衣。但該研究所復制出來的第一件素紗襌衣的重量超過80克。后來,專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來現在的蠶經過進化,體型比幾千年前的要大許多,吐出來的絲明顯要粗、重,所以織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于是專家們著手研究一種特殊的食料喂養蠶,控制蠶寶寶的個頭,再采用這些小巧苗條的蠶寶寶吐出的絲復制素紗襌衣,終于織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紗襌衣,這一研究整整耗費了專家們13年的心血!
$ W7 j4 q, I' y$ |! l$ h8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