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染整工藝設計與應用,梁惠娥、顧鳴、劉素瓊,PDF。比較清晰。
! g/ a) B9 M; S5 `0 o2 [& f' ^
1 L) n$ y. @+ _ w2 Q
內容提要
$ X H: w1 `$ l" K- S1 O9 H5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委級規劃教材之一,立足于紡織輕化、服裝設計工程及藝術設計教育對專業知識復合化的需求。此書于傳統手工印染溯源,立新論、問新知,首次從藝術染整概論、藝術染整工藝本體、藝術染整藝術特色、藝術染整設計方法和藝術染整產業應用等綜合視角,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 B1 `4 Q9 P4 K) V( v
教材主要內容包括:藝術染整與手工印染的傳承與創新關系,藝術染整與傳統絞纈、現代扎染的包容關系,傳統物理性防染原理與藝術染整視覺創新的因果關系,藝術染整與印染科技、數碼技術、藝術設計等多學科交叉互滲的集成關系,藝術染整新工藝在面料、服裝、家紡和纖維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和賞析等。內容充實,圖片精美,并附有作品解析與點評,旨在幫助學生熟悉與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工藝技能。
$ o( T9 z4 [0 e; p* y& [- @$ R( ~本教材既適用于各類高校紡織輕化、服裝設計、藝術設計的專業教學,同時適用于設計、工程技術人員及工藝美術愛好者學習和借鑒。
" v6 J7 F! K' u% N7 P6 Q' g* d1 p. _! |目錄& s% ^4 d9 H+ t. a5 I$ E9 L7 l
第一章 藝術染整工藝概論
" x: L5 n0 a- o6 q6 V第一節 織物染整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1 Y" P, R _; P- z: {0 t一、染色; w- g; {: }0 e/ a# s+ J3 O
二、手繪與刺繡0 Y: M. u5 _0 O9 `7 U) k0 q- Z/ o
三、型版印花、鏤空版印花(夾纈)、木模版印花1 Q, u! {& i9 b8 @! V: i
四、扎染、蠟染、藍印花布
& P; r$ [& \- i# m2 x五、滾筒印花、圓網印花、轉移印花、數碼印花
9 M6 Q( @; n$ w& y第二節 扎染的起源與發展
1 w0 c. l3 D* z; b( z" I一、扎染的起源 ^! I3 M: S( U1 t x; h' O
二、扎染的分布現狀及藝術特色
7 [$ g7 f& \% X# [三、扎染藝術形態的演變0 Y7 D; w& V h' V' n# J
第三節 藝術染整的文化內涵及其發展趨勢7 |7 A: u# Z7 m) y5 ^3 h" [" n1 c
一、藝術染整的概念
' c* r5 E# p% W0 H* m: W二、藝術染整的工藝沿革
p2 s M+ s% J/ q三、藝術染整的工藝特征1 E5 T. z z$ v" c) [+ \& P# F
四、藝術染整的工藝魅力
% z8 z9 V$ K. E" e8 o, F4 V6 @! _五、藝術染整的發展趨勢1 R3 }. y1 v. k* A
思考題7 t \/ H% i; p' p5 q
練習題1 Y7 ^. p* O: \# E. I
第二章 藝術染整工藝本體: b$ z; {/ c! k/ b1 G% ^
第一節 藝術染整工具與設備( @5 c; r1 k9 x- I5 @
一、傳統工具及輔助工具3 I& P6 h; K& R/ {* M5 d) A4 _
二、現代染整設備: J3 o- Y: c# M
三、藝術染整的面料載體
- a1 h9 y, `" W( p- {7 |7 H第二節 藝術染整防染基本原理. i3 J/ Q/ A' G# a: K
一、物理性防染原理; U3 n2 b ~$ C/ Y
二、化學性防染原理& L% p; n' O% ~9 \
第三節 藝術染整的工藝分類
. G2 s% X" ?, R+ T# v一、從紡織面料分6 c: c+ Y) t4 v
二、從圖案造型與藝術風格分
+ g2 W8 L: n2 ~, M3 S7 v$ t三、從扎花工藝分, \8 K, M/ D- |6 B7 ?( p% m2 t
四、從染料品種分
( p; ?: y+ z% I+ v: U五、從染色工藝分
$ p$ |2 H' ^+ n8 s第四節 藝術染整工藝集成與染色技術
% _" G' t$ h( v, H- x/ y. P一、浸染工藝1 V% x9 O/ S8 A6 U# Q# T) L, Z. q
二、注染工藝4 z8 F2 x9 p: r* x5 C0 w
三、吊染工藝' D1 t" d, |" E8 o* M
四、段染工藝: q* p" z+ Q9 \2 }
五、拔染工藝- p) R# K4 z/ d7 d- f
六、噴染工藝* O8 S5 H& W0 u$ }3 u8 E0 Z
七、防染工藝* C, Z* Y3 V- v+ x
八、彩繪染工藝
' X' \( [9 X8 n/ g. d: [九、彩色植物染工藝
3 N, k3 R: ]1 X: _- c第五節 三維肌理記憶成型技術$ S/ {, c+ j& ~* }2 Y W; I; _
一、三維記憶成型面料選擇 l3 U4 D- m: z% o. g( r" T3 W5 L& _
二、三維肌理記憶成型原理與方法
5 s+ E% a- ]$ t: E第六節 綜合工藝的創新與發展* t. F+ v3 ?; g3 P5 _4 i: E+ d+ Z7 R1 O# `
練習題. u, V+ ~+ d; D0 z' D& [$ k- d
第三章 藝術染整的藝術特色
7 G7 X8 q6 M6 O% u# c+ Y第一節 藝術染整圖案的構成形式6 p) k% I4 J1 n- h! C, A
一、藝術染整點的一般形態及特點1 X# b- {, y2 \- V
二、藝術染整線的一般形態及特點2 U: E! {, M8 v" \# I* Z! v6 S
三、藝術染整面的一般形態及特點
# G% o( D- Y2 k; X+ `" ?1 W四、藝術染整三維記憶——體的一般形態及特點
6 c) \8 I5 Y& f! }% p五、藝術染整點、線、面的構成
6 U% i: c, J( y3 ~8 }. t第二節 藝術染整圖形特色與審美風格
% m1 w$ d$ ]3 Y! y" u; _8 ?一、藝術染整圖形特色0 |0 v4 d$ a0 `& G$ g5 T
二、藝術染整的風格$ w0 [, y7 }4 e! P/ h% G
練習題
# q! ?6 I8 d+ g* z7 z/ [9 A8 }第四章 藝術染整設計方法與靈感來源" \: W8 n, ^# ^! |- `! q7 ]. j
第五章 藝術染整在服裝、家紡及工藝品中的應用$ T# T8 Y6 z* v# k5 U1 }
第六章 藝術染整前景展望及佳作賞析/ Q; A( F5 t0 a. L. V6 N% ]& V
參考文獻% C- T M! t1 r, u: y3 V" d
后記( E; Y t8 j/ T( o. U9 ]
6 Q/ [# I' A3 n2 D8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