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szrz7"><acronym id="szrz7"></acronym></button>
      1. <progress id="szrz7"></progress>
      2.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人物] 張琴:藍夾纈的研究者、推廣者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16-7-1 09:09:2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文標題:張琴: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 \+ I+ Z/ G: [0 E+ E. w
        作者:周紅 溫州新壹周% e3 B7 h: E. }/ o4 f5 c
        , r8 T' Y  C- h9 Z
        我國的夾纈在古代是彩色的,材質多為絲織物。棉布推廣后,夾纈從彩色改為藍色,并多以戲曲作紋樣,流傳于東南地區。張琴從工藝的角度出發,在五年田野調查和數千件實物的基礎上,將夾纈劃分為古典和傳統兩個階段,最早提出“藍夾纈”概念,為學術界所公認。這是她對我國印染史研究的重要貢獻。
        , F# n; }* o& B( ?! w5 l1 t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華覺明
        , @4 o. p' r: R) \3 j9 {$ v& ^
        3 J& H" Z5 I0 [曾經是癡迷的文青
        ' Q5 i5 }2 S3 i0 Q# C4 U
        % R* O# q, v  H- p5 ]9 e- c1971年,張琴出生于溫州龍灣一戶普通農戶。過早輟學的父母,立誓要培養自己的下一代,因此她得以詩書為伴,遠離了鄰里女孩們忙不完的家務和女紅,也因此,她從小埋下了特立獨行的種子。
        ) p0 F7 q& Z$ s0 `" I# `2 }. ]8 y癡迷于文學的張琴,高考失利,這于偏科嚴重的她并不意外,但因此帶來了很多人事上的后續麻煩。今天回想起來,她仍然耿耿于懷:“雖然走自學的路,讓我沒有專業上的藩籬,知識面也因此比較雜或廣,但弊端是沒有經過科班的系統訓練,做起事情來往往事倍功半,要走很多彎路,成長很慢。后來為文憑補讀的業余校跟專業毫不搭界,所以在北京的時候又專門去民族大學讀研究生班過堂?!?br /> , r0 d0 T; f' g6 m+ _$ n. Y+ Z生活給予理想者的,往往是磨難。青年時期的張琴雖然把文學看得很高,希望在生活中繼續自己的文學夢想,但環境告訴她,依靠文學為生的時代已經過去,至少她不具備這個條件。況且,“有文青情懷的人在生活中并不討好,事實證明,我不擅長世俗的生活。文學是面向自己內心的拷問,既然向內自問是那么痛苦,我想,我是不是該換種方式,進行對外拷問?于是,我拿著一大疊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的作品,去溫州人雜志社應聘?!?br /> : D0 r7 c+ ~9 }7 f因為是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在雜志社里,張琴又不停地轉換選題方向。她開始是做社會新聞,先前對生活有過不快樂的體會,她的文字有深度?!拔覀兊纳鐣泻芏嗫瞻椎貛?,只要你去思考,稍微深入一點,你就會發現存在很多問題。當我的筆尖接觸到這些問題時,連我自己也會為之吃驚。為此,我也惹過麻煩。更重要的是,我發現自己不是斗士,會向生活妥協。就在2000年那會兒,我接觸到了《國家地理》,題目新鮮,偏自然科學,我感覺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很喜歡,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br />   Q' z5 Z8 n& _( L9 z9 A當時,張琴正在澤雅走訪紙山,古老的水碓造紙現場給她強烈的震撼,她嘗試著用地理的筆調去寫。結果稿子出來,反響出乎意外地熱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全文采用。這對張琴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激勵。她沿著這個方向,全身心地投入,不停地成長,體會到獲得新知識的愉悅?!靶碌氖澜缭谖颐媲按蜷_,我吸收很快,成長很快。前后5年時間,我都在做田野調查,在鄉下、山區找各式各樣的手工,活字印刷、手工造紙,還有就是藍夾纈。我瘋狂地在田野走,幾乎所有時間都投入到工作中,一下田野,就很興奮。開始有一群人跟著,后來都走光了,只剩下我一個人還在走……”
        " T% x: z: w& ?& u/ X在溫州的田野里,張琴走出了自己的天地,她發過的稿子,《南方周末》《國家地理》競相采用,2003年,浙江古籍出版社的領導專程為張琴的地理稿子來到溫州,為張琴結集出版了《鄉土溫州》一書。
          L! c. j6 @$ L- F, v( c$ O" V; e
        張琴在工作室(2010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
         樓主| 發表于 2016-7-1 09:10:57 | 只看該作者
        從記錄者到研究者/ W- Y- j! d1 Q5 D: J

        , ^& d8 a8 G- k, L& Z/ o5 H- y5年的田野調查,讓張琴在溫州手工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做藍夾纈研究。
        5 E6 Z  T5 I9 i3 x0 y: Y即便工作單位有了變動,張琴從雜志社調入都市報,但張琴仍然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在報紙的專欄里連做了8期16個整版的藍夾纈文章?!八{夾纈當時完全沒有人管,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接觸,得到的答案都是全新的。藍夾纈是古老的存在,我像是一個靠近她、嘗試著去喚醒她的人。在這個無限接近的過程中,我已經不滿足于僅僅做她的記錄者,我更想做她的研究者。為了這個目標,我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沒有休息日的概念,但也正為了這個目標,我喜歡我的工作,是樂在其中?!?font class="jammer">5 R2 y- h" e* Y, H1 _: y
        盡管單位認可張琴的工作,但她也明白,報社不可能只做藍夾纈的稿子,而研究需要一大塊的時間。留在溫州,可以寫寫小文章,過過尋常生活,但自己明明已經看到了可以走得很遠、很長的藍夾纈的路,若是為持有一份安穩日子而放棄,張琴說自己不甘心,不甘心為了活著而活著?!拔沂且粋€對自己內心不放棄的人,雖然文學于我已經是歷史,但文青性格已經養成。在追求理想和平衡生活達不到一致時,我會選擇理想。如果為一份職業而半途廢棄藍夾纈的課題,我會一輩子過不了心里的坎。當時已經三十好幾的我,決定離開溫州,開始了北漂?!?br /> ' j; m' `& m+ e& H( @來到北京,準備去的單位,并不如張琴的意。張琴決定干脆放下一切,一心一意研究藍夾纈。從紀錄者到研究者,這個轉折困難很大,張琴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鉆研,收集到很多資料,進行了很多比較,得到了長足進步。她把自己關在北京的房子里整整半年多,終于完成了《中國藍夾纈》的稿子。她拿著書稿去各家出版社,都說稿子好,但都需要作者提供一定的出版資金。一位年輕編輯的一句率真的回答,給了她很大刺激:“那沒辦法!這本來是國家做的事情,你個人去承擔了,那就只能由你個人去承受!”0 ~3 v3 h4 g' F; s
        那天張琴放下電話,坐在書桌前大哭??捱^之后,她第二天就回到溫州,取出存在母親那里的幾件首飾,跑到小南門的一家金店,把首飾當了15000元現金,又坐著硬座回到北京。% |5 O1 q8 e/ a# f
        “很多人都覺得我不可思議,自己花錢做藍夾纈的研究,出書還自己貼錢。其實,我當時面臨著兩個選擇,要么放下,要么自己去解決。既然放不下,我就只能自己去解決。訴苦不是我的性格,我選擇了承受。我沒有那么高大,從來沒認為自己是把國家的事情扛過來做。我只是遵從自己內心的召喚。做這件事情讓我內心平靜、愉悅,我樂意?!?font class="jammer">- I; h, T2 s& b9 U$ I

        % V2 p4 R2 j8 Y5 Q0 A# w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3 #
         樓主| 發表于 2016-7-1 09:11:36 | 只看該作者
        做藍夾纈的推廣者. r1 \6 @) Y" i
        ( p: b: e2 T: L4 d4 |8 D% I" O
        《中國藍夾纈》的出版,奠定了張琴作為藍夾纈研究者的地位。盡管數年來的挫折和困難,令張琴很長時間不愿意去回想,但正因為這些挫折和磨難,讓她在藍夾纈領域中成為相對獨立、頗有建樹的研究者。
        * J$ e4 E  @4 o: n1 o“有的時候,離開其實更能夠走近。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在溫州時,活得很純粹,認為自己根本不像溫州人。離開溫州后,我感覺到了自己有溫州人的基因,能夠道以致用,亦文亦商。我來北京后,我在藍夾纈研究和商業領域,來來去去,沒有普通意義上的認知障礙,這就是溫州人的基因在起作用?!?br /> , P* [+ g) X9 o; M7 D$ Z在張琴不遺余力的推動下,藍夾纈已逐步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溫州先后成立了樂清市的藍夾纈研究所和瑞安市的藍夾纈博物館。張琴更身體力行,開始收藏織染繡實物。因為民間工藝美術研究離不開實物,實物越多越齊全,研究就越有底氣。她如今有近萬件的紡織、印染、刺繡藏品,從各工藝品類到戲曲紋樣,并多次利用這些藏品舉辦展覽,社會反響非常良好。
        8 Q1 S' V- b* k$ e* }“為了推廣藍夾纈,我舉辦了各種展覽。我記得2014年在日本的展覽,他們的規格之高,辦事之嚴謹,令我嘆服。我自問還是個做事認真的人,但在一次次對接中,我感覺自己在‘認真’兩字上還差得很遠。此外,他們做展覽,不僅是研究,還涉及到衍生品的開發,這讓我高興。當時我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設計團隊,有系統開發的衍生品。所有的這些都保證了雙方合作的順利磨合?!?font class="jammer">. R& u# K, I; b2 }* e
        張琴現在北京中國印刷博物館有自己原創文化產品的展示空間,藍夾纈的衍生品作為博物館紀念品,在這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早在數年前,張琴就為非遺衍生品定調“美化日常生活”,讓生活能慢一點下來。這些都是手作的東西,價格尋常,而通過這樣的展示和售賣,使藍夾纈能進入百姓家庭,讓人們使用她,喜歡她。張琴認為,把老傳統撿回來,讓手工藝人重新被生活需要,才是對民間工藝的最好保護。鑒于張琴對民間工藝的貢獻,她已經作為杰出人才,將赴美國繼續推廣藍夾纈工作。
        ' y  D- T$ p, h- j6 `6 F, P“我離開溫州,是為了弘揚藍夾纈;我離開中國,還是為了更深地弘揚藍夾纈。16年了,我一路走來,跟藍夾纈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人能把我和藍夾纈彼此分離。這輩子我已經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冥冥之中的一種召喚。我現在是研究和產業兩條腿走路,做學術,我一直是認真的,寫的每一本書,我都希望它不僅僅是量的積累,更是質的飛躍;做產業,我認為同樣重要,我希望自己為藍夾纈手工藝人趟出一條路,讓藍夾纈與生活接軌,與日常接軌,也能與世界接軌。我在北京,為藍夾纈搭建的是全國平臺,去到美國,藍夾纈也許就能走得更遠更好?!保ㄍ辏?font class="jammer">7 L' O7 h3 @% s- P, V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充值|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 )

        GMT+8, 2024-9-18 05:5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一区_欧美日韩一区二_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国产av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